关注“律企营 常法与商事争议”
关注并将「律企营」设为🌟 星标
每周准时推送哟~

伴随居民收入增加促进居民消费的更加多元化和餐饮行业物流配送体系以及冷链技术的完善与进步,预制菜面临的多种技术问题得以解决,使得预制菜的发展基础越发夯实。基于现阶段居民的消费习惯和场景的巨大变化,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预制菜产业大规模发展指日可待。而与之俱来的预制菜行业引发的一系列如预制菜是否安全、消费者是否知情等舆情热点涉及的法律问题将是下文我们探讨的重点。

01

预制菜的定义与分类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起草的《预制菜》(T/CCA 024-2022)团体标准,将预制菜定义为: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根据该定义,将预制菜总共分为三类:

1.即食/即热:指已完成杀菌或熟制,开封后可直接食用或经过复热即可食用的产品。属于已完成杀菌、熟制,开袋即可食用或经过热水浴、微波炉加热后即可食用的食品,如即食凤爪、罐头、卤味熟食、速冻水饺、自热火锅等;

2.即烹:指已完成对主要原料的一定程度加工或烹调,可直接进入烹饪操作的产品,属于半成品菜范畴,如冷藏牛排、冷藏宫保鸡丁等;

3.预制净菜:指对植物性食材进行预处理、清洗、切分、消毒、漂洗、去除表面水分等处理,对动物性食材进行宰杀、去毛、去鳞去内脏洗涤、分割等处理,再经预包装后储存、流通的产品。

02

预制菜相关法律问题

(一)预制菜生产流程难监管

由于目前预制菜生产企业多以中小型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为主,企业间的生产条件差异过大,尚未形成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导致产品质量优劣各异,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和风险。总的来说,预制菜的原材料方面由于缺乏规范的产品标准体系以及冷链物流等技术还处在发展中,容易影响到食品的鲜度和质量。相关部门难以进行溯源管理。

(二)消费者知情权难保证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于消费者选择权的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在实践中多数企业希望通过降低食品产出成本和提高出餐效率来提高营收利润,基于这些原因企业更加愿意选择预制菜这一新兴行业来达成盈利目的。而消费者在购买或预定餐食时根据交易习惯通常会认定卖家所经营的与普通菜价相同的预制菜为正常炒菜,而卖家也不会明确告知,这点上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并且预制菜的质量和口感与炒菜存在较大差别,而消费者花费相同价格却只能吃到成本极低的料理包,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违背公平交易原则的体现。

(三)预制菜标签管理难明晰

首先,在制作预制菜的过程中食材往往会早早投入到加工程序中去,然而一些企业在制作标签时却将食品包装日期定义为生产日期,这其实也体现了即使消费者主动选择预制菜,也很难甚至是没有办法从其包装上的生产日期看出食材原料实际投入加工的日期。其次,由于生产预制菜的个体户及小微企业偏多,容易导致预制菜缺乏明显的标识,或者标识缺乏相关规范,例如菜品名称、保质期、配料表等某个项目缺失的情形。

03

预制菜相关法律风险规避

近年来,多个省市相继推出有关预制菜产业的扶持政策,着重强调对于预制菜的引导、鼓励和规范。然而由于该产业的新兴性以及法律的滞后性,相关行业标准和产品规范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仍旧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而食品安全作为国家和居民日常生活中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由此引发的一些舆情探讨也在不可避免地制约着该行业的未来发展。

为了防范可能带来的相关法律风险,律企营律师建议:

(一)对于预制菜企业而言:

1、健全食品标签合规管理体系。预制菜企业应当在生产、宣传、销售的过程中全面贯彻食品标签管理体系,可以通过聘请专业团队来加大相关的法律知识培训宣传,避免因为食品标签等小瑕疵导致企业陷入舆论与法律的风波中。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四)保质期;(五)产品标准代号;(六)贮存条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八)生产许可证编号;(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标签标注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机制。一方面企业在采购食品原料或食品相关产品时,及时按照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运输环节提高清洁和温度控制精度,按规定做好贮存记录等。另一方面在面对消费者已然提出的质疑和反馈,企业应及时进行整改,避免引发矛盾或造成法律风险。

3、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在售制时应主动公开产品为预制菜。

(二)对于消费者而言:

消费者在购买预制菜时首先要选择熟悉的商家或正规的品牌生产的产品,注意产品标签上是否有生产日期、生产地址、质保期等重要信息,优先购买生产日期最近的预制菜;关注菜品的贮存条件,避免错误贮存导致的变质。选择网购的消费者应事先查询商家在购买地与发货地之间是否具有冷链运输的能力,产品收货时可以通过观察产品的冷冻状态来推测冷冻要求是否达标,例如产品变形或者多冰晶的产品多数是因为存在运输中冷冻温度不达标的情形。

如何应对预制菜的火热发展

首页    律企营    如何应对预制菜的火热发展